品牌:斯诺特 | 主要成分:蛋白质玉米黄质 | 提取来源:玉米 |
检测方法:TLC | 含量:10%% | 是否进口:否 |
包装方式:包装 | 外观:黄色粉末 | 应用剂型:多种 |
包装:25kg纸板桶 | 保存期:24个月月 | 产品特性:水溶 |
玉米黄质亦称玉米黄素,分子式C40H56O2,分子量为566.88,属于异戊二烯类,是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Xanthophyll),与叶黄素(lutein)属同分异构体。大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玉米黄素为全反式异构体(AllE-***-mer)。
【产品名称】玉米黄质
【英文名称】Zeaxanthin
【产品别名】玉米黄素
【产品来源】由菊科植物金盏花Marigold(亦称万寿菊,Tagetes erecta)的花瓣提取而得属于类胡萝卜素。
【分 子 式】C40H56O2
【分 子 量】568.87
【产品熔点】203-205C
【产品规格】10%
【保存方法】通风干燥,阴凉,避强光。
【产品包装】1KG/灭菌铝箔袋;25KG/纸板桶; 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对产品具体包装。
【有效期限】24个月
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前体化合物和一些主要的胡萝卜素及叶黄质
IPP和DAMPP的生物合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甲羟戊酸途径,是由乙酰辅酶A经由甲羟戊酸焦磷酸化、脱羧化和脱水合成,IPP通过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转化成DAMPP;另一种是非甲羟戊酸途径,是在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催化作用下,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合成1-脱氧木酮糖-5磷酸,通过4个反应步骤生成甲基赤藓醇磷酸,继而形成DMAPP,再经过异构,形成IPP 。
在植物中,玉米黄素是由β-隐黄素( Cryptoxanthin) 经专一性酶β-胡萝卜素羟化酶作用转化而成;在植物体叶黄素循环中,玉米黄素与环氧玉米黄素( Antheraxanthin)和堇菜黄素( Violaxanthin) 三种类胡萝卜素可以发生可逆性互变。
①β-胡萝卜素羟化酶(BCH);②玉米黄素环氧酶(ZEP);③堇菜黄素脱环氧酶(VD E)
玉米黄素植物体中合成途径示意
玉米黄素与叶黄素 ( Lutein) 属同分异构体。在生物体内,二者共存的现象极为普遍。
而在细菌中, 位于类囊体膜上的β-胡萝卜素羟化酶能催化β-胡萝卜素转化为玉米黄素,如一些非光合细菌。